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九篇】

【www.gxxing.cn--古诗大全】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总称,是指中国古代人民创作的诗歌作品。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李白《秋浦歌》第一首开篇便道:;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在第二首中又说:;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李白于天宝十二年(753)漫游到此,逗留有年,此时归思萌动,愁情顿起,又时逢秋季(诗中的景色多为秋景),正是所谓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哉时节。心物遥感,天人相通,诗人敏感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呻吟。组诗中写愁的诗句比比皆是:;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其二),;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其四)李白诗中,白发本是忧愁的意象。而其十五对此的描写,则将他在秋浦所感生的忧愁推向顶峰,达到组诗的高潮。

      ;白发三千丈;,正是对;长短尽成丝;的夸张的描写。此句作为首句,横空突起,劈面而来,将一个奇异的形象闪现在读者面前。正当人们诧异惊奇时,紧接着又点明了原因:;缘愁似个长;。原来不是说仙,而是言愁,在阅读心理中,无疑产生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效果。这样的承接,从手法上讲是;逆接;。但这二句不仅仅是写出了白发因愁而生而长这一因果关系,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一个非常新奇和典型的意象。这在文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以物喻愁,不乏名句。或以山之重喻愁,或以江之长喻愁,或以水之深喻愁。而以;白发三千丈;喻愁,实在是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其深重、悠长的愁得到了生动、形象、鲜明的表现,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四句与前句的激切呼号相比,显得舒缓沉重,表现出一种痛切之感,这是诗人激愤的然而又无可奈何的叹惋。以诗人之奇才,却难伸其;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抱负,他不能不悲叹行路难。时光如黄河之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青春和理想也在一连串的挫折中黯然失落。这秋霜般的白发,显然不是在秋浦才生成的,而是他半生来屡受顿挫、壮志未酬的结果,不过,是秋浦清如玉镜的秋水才使他在蓦然回首间发现的。这个发现使他万分痛苦,那水中飘拂的倒影中的长发,使他产生了梦幻般的感受,;三千丈;的惊人语,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明镜;与;白发;,在李白诗中是经常连带性出现的意象。;高堂明镜悲白发;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句。而此诗;秋水——明镜——白发;的构思则更具美学意味。这里的;明镜;,不当是;高堂;所悬挂或摆设的;明镜;,而是一个比喻,指秋浦河水。李白在吟咏秋浦河支流清溪河时写道:;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在另外的诗里,也曾比喻秋浦水为;玉镜潭;。而;秋浦歌;全诗,首首涉及秋浦风物,诗当不例外。这样理解,明镜成为一个自然意象,也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李白的夸张是其浪漫主义特色的一个构成因素,本诗的;白发三千丈;尤为著名。不过,也有人吹毛求疵,不以为然。宋朝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三引严有翼《艺苑雌黄》说:;吟诗喜作豪句,须不畔于理方善。……余观李太白《北风行》云:‘燕山雪花大如席’,《秋浦歌》云:‘白发三千丈’,其句可谓豪矣,奈无此理何!;这是将艺术等同于科学,横加指责。清人王相选注《五言千家诗笺注》,对;三千丈;曲为解说,以求合理:;太白流寓池阳有感而作也。言吾发因愁而白,若以茎计之,应有三千余丈,而离人之愁思,又比白发犹长也。;此说被有的读者进一步落到实处,认为人体头发约一万根,古人发长,以三尺计,共三万尺,正合三千丈之数。这样,白发三千丈并非夸张而属写实,即是每根白发相连的总和。这种解释仍是以假(夸张)当真(科学、事实)了,其谬误十分明显。夸张所表达的是感情而不是事实,感情的真挚在本质上是艺术的真,看起来不合科学的事理,在本质上却是科学的。

         正如日本学者厨川白村在《出了象牙之塔·艺术的表现》中指出的那样:中国人;是极其善于夸张的。……说道‘白发三千丈’,将人当呆子。什么三千丈,一尺也不到的。但是,一听说到三千丈,总仿佛有很长的拖着的白发似的感觉。那是大谎,三千丈……也许竟是漫天大谎罢。虽然也许是大谎,但这却将或一意义的‘真’,十分传给我们了。;又称这;真;为;‘白发三千丈’式的真;,即;艺术上的真;。李白的夸张之所以能为人们接受,就在于他通过这种形式真实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塑造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白发如秋霜的形象,读者为他的巨大的哀愁所感染,所震撼,从中领略到一种崇高的悲剧的美。

第二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一般指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下面是《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翻译赏析,欢迎参考!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前言】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

  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⑺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⑼逻人:今称逻人矶,乃江边一巨石。人:一作;叉;。

  ⑽鱼梁:地名,在逻人矶附近。

  ⑾舟:一作;行;

  ⑿平天:湖名,旧址在贵池西南的齐山脚下。

  ⒀赧(nǎn):原指因害羞而脸红。这里是指炉火映红人脸。

  ⒁个:如此,这般。

  ⒂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⒃白鹇(xián):大型鸟类,也叫;白雉;。

  【翻译】

  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

  【赏析】

  第十五首诗,是组诗中流传最广的一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三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赐萧瑀李世民 〔唐代〕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狂风中才能识别出坚韧的草木,在乱世里方能分辨出忠诚的臣子。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有智慧的人,必定心中怀有仁爱。
  注释
  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疾风:大而急的风。
  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板荡:动乱之世。
  勇夫:有胆量的人。
  智者:有见识的人。

第四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这是一首抒愤诗。诗人以奔放的激情,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塑造了;自我;的形象,把积蕴极深的怨愤和抑郁宣泄出来,发挥了强烈感人的艺术力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以此写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第五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赐萧瑀
  唐代:李世民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
  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注释」⑴萧瑀:字时文,隋朝将领,被李世民俘后归唐,封宋国公。
  ⑵疾风:大而急的风。劲草:强劲有力的草。
  ⑶板荡:动乱之世。
  ⑷勇夫:有胆量的人。
  ⑸智者:有见识的人。
  鉴赏
  这首诗极富于哲理。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其特殊性没有显现出来,因而不易鉴别。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这首诗诗意浅显,说理形象,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地揭示了;智;、;勇;、;仁;、;义;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不仅对于知人善任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读者的自我完善,如何使自己成为智勇双全的有用之才方面,也具有启迪作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二句,如今引用它,比喻只有经过尖锐复杂斗争的考验,才能考查出一个人的真正品质和节操,才能显示出谁是忠贞的强者。
  创作背景
  唐高祖武德九年(626),李建成和李元吉密谋杀害李世民未成,又向李渊诬陷李世民。李渊听信后,打算惩处李世民。在萧瑀的据理力劝下,才打消了惩处他的念头。不久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李渊在萧瑀的劝解下,才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封萧瑀为宰相。但由于萧瑀性情刚直,与房玄龄、魏征等大臣合不来,李世民便把萧瑀改任太子太傅。萧瑀毫无怨言,来到东宫任职,辅导太子十分尽职,李世民对他对太子的教导十分满意,于贞观九年(653),封萧瑀为;特进;,参预政事,并赠此诗给他,还说:;卿之忠直,古人不过。;

第六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注释

  ①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②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③立根:扎根,生根。

  ④原:本来,原本,原来。

  ⑤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⑥磨:折磨,挫折,磨炼。

  ⑦击:打击。

  ⑧坚劲:坚强有力。

  ⑨任:任凭,无论,不管。

  ⑩尔:你。

第七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诗文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坚劲一作:韧)

  清代:郑燮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赏析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才长就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而且从来不畏惧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的击打。郑燮不但写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在他笔下的竹子竹竿很细,竹叶着*不多,却青翠欲滴,兵权用水墨,更显得高标挺立,特立独行。所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它还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

  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总体描写了竹子、以及作者的高风亮节。

第八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赐萧瑀》译文:在猛烈狂疾的大风中才能看得出是不是强健挺拔的草,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才能识别出是不是忠贞不二的臣。一勇之夫怎么懂得为公为国为民为社稷的正义的道理,而智勇兼具的人内心里必然怀有忠君为民的仁爱之情。
  原文: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赐萧瑀》是唐太宗李世民赐给萧瑀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盛赞萧瑀的仁德。
  前两句写识人,句用恰切的比喻,颂扬萧瑀在动乱和危难时刻经受住了考验,表现出一个臣子的忠诚和立场。后两句写知人善用,以反衬正,欲扬先抑,着意突出萧瑀作为一个智者所具备的仁义之心。
  诗的前两句是历来传颂的名句,;疾风知劲草;一语,出自宋·范晔《后汉书·王霸传》,此语原为汉光武帝刘秀赞誉王霸之言,后世遂用以比喻只有经过危难或战乱的严峻考验,才能识别出谁的意志坚强,谁是忠诚可靠者。作者李世民在此诗中用此赞美萧瑀。
  次句的;板荡;乃《诗经·大雅》中两篇作品的名称。《板》、《荡》二诗讥刺周厉王无道,败坏政局。后以;板荡;代指政局变乱。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劲草;混同于一般的草;在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诚臣;也容易混同于一般的人,只有经过猛烈大风和动乱时局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
  后二句则另换角度,继续盛赞萧瑀。徒有一时之勇的;勇夫;并不懂得真正的;义;,而真正的;智者;必然心怀仁德。这里告诉读者,只有忠诚还是不够的,要智勇双全,才算是有用之才。有勇无谋,莫言义;有智无勇,难施仁。

第九篇: 写天最唯美的100首古诗附赏析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赏析]

  郑板桥这首《竹石》,是配合画的意境而写成的。开头的两句,显然是描写竹根。;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将竹子坚韧顽强的*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紧随其后,叙述生长位置的一个;破;字,又准确而生动地表明了竹子所处的环境之险恶与贫困。读完这两句,我已经对生存如此不易的;竹;肃然起敬了。延续下来的第三、四句诗,又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千磨万击;的锤炼,筋骨坚硬的翠竹在四面的狂风中,挺拔屹立,坚定不移。不难想像,在本诗的映衬下,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已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充满生命力了。

  诗句和画面互相配合,的确形成了统一的整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使人浮想联翩。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读着这首诗,一个不向恶劣环境屈服,不被艰难痛苦吓倒,积极进取、刚毅正直的诗人,像;竹;一样站立在读者面前。鼓励人们为了美好的今天,树立;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坚定立场。

  《竹石》一诗就可以体现出他的品格。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我喜爱这首诗也正因为此。

  诗中运用;咬定;、;立根;等动词把岩竹拟人化,展现出了石竹的坚定,刻画了石竹所处的环境的恶劣,传达出了它顽强拼搏的精神。第三、四句又进一步写了在狂风以及其他无数次的磨难面前,它都不曾惧怕,依旧坚忍不拔,茁壮成长。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光辉形象。

  这个光辉形象恰恰就是人自己。石竹的品格正象征着作者那种正直倔强的*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作者托;竹;言志,借助石竹来表现自己不畏磨难,坚韧不拔的乐观人生态度。

本文来源:https://www.gxxing.cn/wenxue/179791/

  • 相关内容
  • 06-24 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范文(通用13篇)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在分子和原子水平上的组成、性质、结构和变化规律,并创造新的物质本质上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分子。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第二学期九年

  • 06-24 廉政党课讲稿十五篇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廉政党课讲稿的文章15篇 , 欢迎大家参考查阅!第一篇: 廉政党课讲稿  同志们:今天我们举办的党课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深化

  • 06-24 2020年公司疫情防控管理制度范文十六篇

    疫情是指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大规模流行病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H1N1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19

  • 06-24 乡村疫情防控方案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6篇】

    工作计划是指在提前一定时间安排和计划工作时,在工作中制定工作计划。事实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计划,它们不仅分为时间长度,而且范围也不同。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

  • 06-24 向组织部提交调动申请【4篇】

    申请,中文单词,拼音shēnqǐNg,向上级解释原因,提出要求,中性单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向组织部提交调动申请的文章4篇 ,欢迎品鉴!【篇一】向组织部提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gxxing.cn 果香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果香文学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