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范文九篇

【www.gxxing.cn--文秘资料】

学情分析指的是对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的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范文九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1

  本学期任教初一年级十六个班的音乐课。每个班的学生对音乐喜欢的兴趣不同,所以我采取了民族民间音乐和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从现在流行音乐走向民族民间艺术音乐,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和感受音乐的能力,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表现,上课尽量让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多用鼓励的言语来激励学生,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好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课堂上出现的个别不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以讲道理的形式批评,使他改之。

  三、教学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

  在教学中,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思想教育。在唱歌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演唱要有良好的姿势,正确的呼吸准确发音,清晰的咬字,吐词,另一方面是逐步要求学生做到自然音色圆润,不断提高唱歌的艺术技巧。

  四、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例如,在学校开个小小的乐队,让学生们都体会音乐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需要多彩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上是我这一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不足之处今后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扬长避短,更上一层。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2

  音乐知识的海洋广袤无边,教学观念、教学理念也不断地推陈出新,旧的教学体系,甚至我们从前所掌握的音乐教学理论知识有的已不适应,或者有更深层次的要求,这都要求我们这一代的新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充实自己,以寻求切实可行并行之有效的方法。要把这些新理念、新方法真正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更是我们这些新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必须实践的课题。

  我在这学期的工作中,通过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理解力,发挥学生主动探究,创造音乐、想象力的各种能力,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作为各种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主导者的音乐老师,都从中得到启发、获得经验。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提高备课质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教案设计的质量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正在进行的《新大纲》与新教材学习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思维水平等因素,不可能直接学习教材,教师在教材和学生之间起一个“转化”作用,即把教材转化为教案,把教案转化为学案,而设计教案是这个转化过程的中间环节。在教案设计上,我根据不同课型,不同水平学生,不同班级情况和自己已有的经验精心设计,以教材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指导为重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旨,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计划与实际的矛盾,我尽量写好教学后记,便于及时发现矛盾,解决矛盾。

  二、营造宽松课堂氛围,排除学生心理负担。

  要想学生对音乐课感兴趣,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课堂上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音乐课。

  三、教学方法勇于创新、灵活多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气氛讲究一个“静”字。而现代教育讲究学生的“参与”、“创造”,要让学生大胆发问,敢于质疑,课堂气氛讲究一个“动”字。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音乐知识和技能、个性有所发展,教学方法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认为还要勇于创新,要灵活选用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体态律动法、自由参与法、课件激趣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驱使他们积极参与,形成主动性。

  四、师生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师生之间能否产生和谐共鸣效应。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教学形式灵活多样,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便于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便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在新课程音乐教学中,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学习、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情感。本学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活动组织较少,可以与课外结合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举办各式艺术节,让每个学生乐于学习更多的音乐技能,学生音乐潜能会被充分发掘,浓郁的艺术氛围在校形成。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边从事教学工作,边利用课于时间学习探索新教学理论,当然也有许多的不足之处,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音乐教育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必须从各方面提高自己,跟上知识发展的步伐,才能更好地让这一代的学生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崇高精神境界的学识财富。但我深信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音乐教师,自己能在不断的追求探索艺术的同时,能真正地让学生感受、领悟,从而主动追求真正的艺术,也深信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会有所突破,为社会的发展献上自己微薄的力量。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3

  暑期已过,新学期即将开始,本学期我担任的是七年级1――12班的音乐教学,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时间,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入校,还不熟悉初中生活,所以在新入校阶段,引导学生熟悉新的音乐教室环境,与学生讲解初中音乐课堂形式,在课堂中如何体现音乐表现能力及创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技能等等。同时进行八孔竖笛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吹奏技巧以及简单的乐曲吹奏。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5、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节奏感、旋律感、和声感、音色感等。

  6、培养学生的音乐分行能力。其中,既包括了音乐表演中的分行性能力及音乐活动中的即兴表演能力,也包括了音乐创作的初步能力。

  7、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等。

  8、培养学生的精神,群体意识及合作能力等。

  9、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基本技能。如歌唱知识与歌曲技能,演奏知识与演奏技能,音乐创作知识与音乐创作技能、音乐鉴赏知识与音乐鉴赏技能等。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6、唱歌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富有情感的歌唱。在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情景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进而引导学生用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与风格。引导学生体验表现歌曲的速度、力度、音色、节奏与句法等方面的特点对歌曲进行处理。启发鼓励学生在歌曲艺术处理上进行创造性尝试,并对自己的和他人的演唱做出评价,避免简单的按照教师的指示反复进行机械的训练。

  四、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四课时

  第二单元四课时

  第三单元三课时

  第四单元四课时

  第五单元三课时

  五、改进措施:

  1、转变教学思想观念,适应新课程。

  2、在备课时,应紧抓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核心和围绕感受、体验情感这两点来设计教案。课前准备要充分,特别是教具的准备。

  3、作好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上课时,要多注重与学生间交流;以引导、启发为主,精讲。

  5、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体会音乐带来的乐趣。

  总之,在本学期中,还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并加强基本功的练习,为更好的进行音乐教学打好基础。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4

  一、教学情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在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选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根据要求开齐开足美术课程,并且结合实际情况配齐配足了美术教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了,对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规范等的执行明显严格了,对教师的配置和专任教师的使用等方面明显好转了,音乐课被挪用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很多音乐教师的责任心更强了,对本学科的教学质量意识明显提高了,学生音乐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在肯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专职教师缺乏,音乐教学器材和设备匮乏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音乐教学的实施。

  二、学情分析:

  1.二、三年级的歌曲都是单声部歌曲,唱二声部歌曲比较困难,两个声部分别唱效果都不错,而合在一起难协调统

  一。因此,要加强练习。

  2.在唱歌、视唱和听音练习方面,大部分同学都有了一

  定的基础,但每班还有不少音乐上的后进生五音不全,我们要多给这些同学一些关心和爱心,使他们尽快的喜欢起音乐来,让他们高兴起来,尽快脱掉“乐盲”的帽子。

  3.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 ,需要学生先熟悉旋律,再做欣赏。

  三、工作改进建议

  1.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认真上课,课堂使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课堂教学力求思路清晰,结构严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们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积极大胆的使用现代化的电教设备,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5.密切联系学生,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争取大面积的丰收。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5

  经历漫长的寒假,初一学子在4月13日复学后,初一年级组在学校党委、校长的领导下,秉承“常态化抓疫情防控,超常规抓教育教学”的理念,认真务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并于5月7日、8日进行了期中考试。5月13日下午四点,初一团队的所有老师齐聚大成楼四楼西阶梯教室,对期中考试的学情进行分析,会议由初一年级主任潘金霞老师主持。

  会议第一项议程:潘老师总结了复学以来初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防疫防控工作,并进行了相关数据分析,通过学生开学检测及期中考试数据的对比,凸显了学生进步之大并要求所有老师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坚持24字课堂教学策略----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滚动提高、立足长远、系统规划、促进真学;在班级管理中,常规先行,构建完整的班级管理体系,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力争使每个学生有进步!

  会议第二项议程:初一年级团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年级组邀请老中青教师代表发言:语文组田晓涵老师: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语文备课组老师的帮助下,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聆听组内其他老师的课,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鲁霞老师从这几个方面汇报工作:第一,夸夸她们,初一英语组共8老师,刚好也是老、中、青搭配!年轻教师有活力,中年教师有方法,老教师有经验。在潘主任的带领下,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高!第二,工作目标: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领导放心,让同事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第三,工作措施,抓两头,促中间!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用语言去鼓励孩子,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数学组陶福忠老师:坚持用好午练、周测、晚自习分时作业时间。练习注重夯实基础,扩大中等生底盘;加大个别辅导、个别订正的力度。数学组将一如既往地提前谋划、情感投入、攻心为上,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天,为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不懈努力!

  会议的第三项议程:副校长崔伟指导初一年级组工作。崔校长带领所有老师学习《高考评价体系》,强调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命题注重基础性试题,引导学生打牢知识基础;注重研究对象的整体性、完整性,不仅从学科内容上融合,也在试题呈现形式上更加丰富多样;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合理呈现试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任务的能力。崔校长鼓励每一位教师争做勤勉敬业、乐于奉献的新时代好教师!

  通过本次分析会,初一年级在校长室、年级组的引领下,老师们心中有方向,前行有力量!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6

  七年级学生生理,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大部分学生家长包办过多过细,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很差,农民工子女集中的学校,因学生家庭环境等原因,安全隐患多。

  七年级的学生对"意志"的 内涵可能认识并不深刻,有必要让学生对意志有更深刻的认识.另外,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相对比较优越,缺乏应有的锻炼,心理承受能力教弱,意志品质水平较低.因此,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意志和锻炼意志.

  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同时,我校学生理论知识比较薄弱,但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八年级学情分析

  由于当代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所以养成了他们很多人中以我为中心的心理,他们中有些人义务意识淡薄,有些人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关注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另外,由于中学生是弱势群体,有可能面对侵权受到伤害,而不知道用合法的方法和程序去保护自己。因此,对他们进行权利、义务教育,使之明确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就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情。

  九年级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受认知结构、能力水平的限制,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学生享受着科技进步和教育发展的成果,但对于科技与教育战略地位的认识还有待深化,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依据课程标准九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所以,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来看,初三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历史的认识仍处在感性认识阶段,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要通过各种情境资料和导学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要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活跃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形成较全面的历史观点。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7

  一、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征

  孙:两位老师,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就是作为初中历史的起始篇,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开展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主要在初一年级开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表面上看是小学阶段向初中阶段过渡,实际上,包括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12岁上下。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张:的确,这个阶段对于学生成长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我们不妨从认知发展和初中历史教学两个角度来分析一下学生的特点。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看,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来讲,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11、12岁以后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并且能够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部分孩子处在具体运算阶段,部分孩子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中的疆域比较,理解清朝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为学生具体运算搭建台阶。在这一课中,我把时间(朝代)和疆域图建立了联系。我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共包括三个小的活动环节。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体验了中国疆域变迁的历程,探究了历代民族政策的特点,感悟了清朝对巩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历史贡献。

  张:2011年版新课标也提到了学生现有的历史思维特点及相应的对策,“历史课程逐渐转向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观”、“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

  孙:两位老师对于初一学生的思维特点的分析,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逐步引导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形成历史概念,认识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也就是给学生创造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机会。

  案例:《祖国境内远古居民》

  贾:孙老师的案例很典型的体现出了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更好的开展教学。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尽量选取更加形象化、生动的史料和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也要考虑的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的差异,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小结:以上课例和具体分析提醒我们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特征。不要让我们的历史教学幼稚化,也不要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阶段,让学生够不着。要考虑到一个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一方面,从生理、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了解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过渡的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要根据课标的内容和要求,针对这一阶段课标对于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要求,开展教学。当然实际教学之中,我们也要关注到本身执教班级学生的特点适合开展什么样的教学活动。

  二、用好奇之心点燃思维的火炬

  孙:看来,只有清楚地了解当前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才能更好地开展历史教学。以往我们在教学中都会注意,面对初一年级的历史教学,一定要生动、形象。但是,初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史,其内容与学生距离较远,这也会增大我们的教学实施的难度吧?

  张:的确这个问题是很多一线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实际上,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不是个问题,例如,距离学生较远,学生往往更感兴趣。古人与今人之间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心理距离恰到好处。人类文明产生以前的事情,学生可以得到的信息太少,距离太远,学生不太感兴趣。人类文明诞生以后,学生既可以通过影视、文学、课本,又可以通过身边的历史遗迹遗存,感受到历史的蛛丝马迹。所以,中国古代史距离学生不是太近,也不是太远。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上的兴趣,发掘更多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

  孙:看来,距离可以产生美。我们比较熟悉一句话就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张老师能否结合这句话来给我们解释怎么样利用这个距离产生美呢?

  张:还有一句意思相近的话当代学者葛兆光说过“我们都生活在历史的延长线上。”其实,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这样解释克罗齐的话,历史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这意味着,过去只有和当前的视阈相重合的时候,才为人所理解。所以,我们引导学生搭建一个通道,让学生通过这个通道体验和解读历史。

  贾:在我们的调查中,120多份样本均表示“对中国古代史非常感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去自主探究。但是,实际教学中我们怎样操作呢?我听过孙老师的一节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也就是先秦时期的文化,距离学生的确非常远。但是课堂上,学生却非常活跃,看得出对这部分内容非常感兴趣,这与教师的设计有密切的关系。就像张老师所说的,孙老师搭建了一个通道。请孙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个案例。

  案例《中华文化的勃兴》

  张:在我们的教学中,这种例子是比较多的。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根据学生生活的区域,充分利用身边的历史遗存,也可以去博物馆参观,甚至可以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些东西。大家看一下,这是北师大实验中学的学生制作的“文物”。请孙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

  孙:这是我们在讲完河姆渡和半坡生活之后,从通用技术组借来了陶泥,学生自己完成的作品。整个活动大致20分钟,也就是半节课,学生在展示自己的成果时,要讲解作品的用途,依据哪些史实、材料,设计和制作的。设计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打开学生通往中国古代史这扇大门的钥匙,就是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

  贾:看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要,也很有效。中国古代史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那些方面呢?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中国古代史中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依次是人物事迹、古代的战争、文学艺术等内容。从各朝代历史来看,学生对明清阶段最感兴趣,其次是隋唐、宋元。当然,不同地区不同个性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是不一样的。但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学生的兴趣点,并将之发展到志趣,这是最为重要的。

  小结:根据两位老师的谈话内容,我整理成了这样一段话,距离可以产生美;分析学情很必要;课前找到兴趣点;课堂之上搭通道;激发热情更高效。相信掌握了这几个关键点,我们就可以做到“好奇之心、点燃火炬”!

  三、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

  张:当然,还有一个方法也可以解决我们刚才提到的“古代史距离学生较远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处理”的问题。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认识。孙老师做过这项整理工作,请孙老师谈谈她的做法。

  孙:具体地说,就是调查一下小学的时候,学生学习过哪些古代史的内容。我们可以参考2011年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可配合具体内容),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教科书,主要集中在五年级的上、下册。小学阶段的历史教学有这样一个特点,即小学时期的历史课程是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的。就历史教学而言,时序性比较乱,是一种主题教学。

  张:是的,在这也是我们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小学阶段的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而言是至关重要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示他们是在小学时期喜欢上中国古代史的。下面,我们请贾老师介绍一下小学阶段,学生从课堂中已经了解到哪些历史知识?

  贾:这是我们从几个版本的教材中收集、整理的一份知识清单,未必全面,仅供大家参考。

  孙:两位老师的建议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好的借鉴。我们谈到了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之心,也强调了要关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并且充分利用。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方面,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的情况不仅相同。在拉近初中生与中国古代史的距离方面,其实我们一线教师可以大胆地从多个角度进行尝试,从多个方面了解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开展教学,相信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学习贾老师的经验,我也总结一下就是了解学情很重要;原有经验细心找;不断总结勤思考;基础之上更高效。

  四、合理开发学生身边的资源

  张: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学习中仅仅有兴趣是不够的。那么,除了充分重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之外,还有哪些资源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接下来,我们结合具体的问卷调查结果来分析一下。

  贾: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你喜欢中国古代史的原因有哪些。很多学生都选择了这样几项原因,首先是自己看过相关的书籍,主要是针对中小学生的历史知识普及型的读物,也有一小部分学生看过比较专业的历史书籍。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也是一项优势。还有很多学生都表示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可见,家庭的熏陶也是一种优势。

  孙:在调查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一直有一个疑问,在这里也想向两位老师请教。问卷中很多学生都受到了热播影视剧的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发现了影视剧的巨大影响,这自然也是一种优势。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表示自己对明清史最感兴趣。后来,我们又调查了原因,就是某些热播影视剧的影响。学生在上课时,经常会说,老师不对,电视剧里是这样演的,书上是那样说的,我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张:影视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第一、汲取优点,激发兴趣。影视语言是连续的,史料是断裂的。当史料沉默时,该如何继续我们的研究。通过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填补史料之间的裂缝。第二、顺水推舟,去伪存真。这些影视剧大部分都是由比较受欢迎的小说改编而成。由于是文学作品,还有被改编成影视剧后的收视率问题,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很多历史事件都经过了编剧的艺术创作,所以非常受欢迎。但是,也导致很多剧情与我们讲述的基本史实存在较大差异。很多影视剧又打着“历史正剧”的口号,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面对影视中有许多史实错误,可以发动学生来挑错。第三、因势利导,推荐好书。有的史书,既像影视一样情节生动,同时又像史学专著一样严谨真实。推荐给教师和学生。《王氏之死》《马丁·盖尔归来》《叫魂》等。

  孙:我觉得第二个建议,就是发动学生来找错误非常有趣。贾老师,您能结合教学经历给举个例子吗?

  贾:我们以清朝的服饰为例,比如开裾,也就是“开气儿”,是有制度要求的。单以男性来讲,从皇太极时期便规定,前后左右四开裾的袍子,只有宗室才能穿着。而清宫戏中上到朝中大臣,下到贩夫走卒,几乎都是身着四开裾的。更有甚者,很多反复播放的清宫戏中的太监都是身着四开裾的袍子。再有,皇帝也并非总是身着一身黄色服装,日常服装整体颜色朴素,除腰带外很少出现黄色。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后宫嫔妃或宫女,总拿着个手绢乱甩。事实上,清代贵族女性身上的确常配有手绢,但是主要是素色,另外主要是握在手中或收好。

  孙:现在我明白如何处理这个问题了。当我们在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时,学生一方面兴趣浓厚,但是一方面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大都涉及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史实与剧本的区别。因此,对于影视剧的影响我们也要注意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史实与影视剧剧情的区别,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契机。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呢?

  张:还有一项优势,是很多学生谈到的,他们说自己的古代史学的好也有经常会去博物馆参观的因素。当然,这一点在大城市相对容易达成。但是,在小城市、农村也不意味着就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我们也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开发更加符合本地学生实际状况的资源,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如地区农村的历史教师,在讲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时就很有优势,如曲辕犁、翻车等,学生很熟悉。北京大兴区一位历史教师就曾发动学生制作农具模型,专门上过一节中国古代农具的活动课。边疆地区的历史教师,在讲到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时就很有优势。新疆移琳琳老师“神奇的姓氏”。

  小结:看来,在资源开发方面,一定要从自身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出发,合理开发利用。总结一下,就是关注资源很必要;去伪存真要做到;身边资源多开发;合理利用效率高。

  五、巧妙解决学生的认知困难

  孙: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对初一年级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更有信心了。但是,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过程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就是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的理由各有不同,但是,面对的困难却基本一致。在我们的调查中,无论是数学、外语实验班,还是普通班的学生都表示,他们在三个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史料阅读、时间记忆以及地图的识认。在我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二位老师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

  张:其实孙老师谈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与学生的历史意识。“历史意识” ,可以概括为3个重点:“差别意识”(古今人事多有不同)、 “背景意识”(依据当时环境理解) 、“变迁意识”(了解过程辨别方向)(参见约翰·托什《史学导论》)。我举个例子——案例《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孙老师,你对这节课是如何处理的呢?

  孙:每一轮备课都会觉得让人头痛,这部分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涉及的民族较多,方法也不尽相同。始终觉得讲得太深,学生理解不了,讲的太浅,似乎又没有把问题剖析清楚。

  张:的确,这节课比较典型的体现了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历史意识的重要性。我听过贾老师的一节课,贾老师运用了史料、地图等材料,整体设计深入浅出,很是精妙。请贾老师介绍一下,这节课设计过程中,它是怎样处理这几个问题的吧!

  案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贾:就史料阅读这一点来说,特别是文言文史料确实是学生比较头疼的部分。不仅初一如此,即使高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想,历史学科并非语文学科,我们上课用史料不是为了用而用,而是应该服务于教学,学生可以从中训练提取信息、归纳概括等能力,通过材料加深对相关史实的理解,并逐步培养历史学科素养(如史论结合,史由证出等)。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课中,我用了五个材料。

  孙:看来,只要我们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关注我们教学的难点、重点,我们的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实际上,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学生的困难虽然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历史学习的方法上。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学习方法的训练,是我们从最初进行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关注的。

  小结:认知困难要关注;历史意识巧渗透;设计活动解难点;提升方法很必要。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8

  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繁忙的工作使我的生活越来越充实,让我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很好的训练和培养。

  音乐艺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在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传统的音乐课教学以唱歌为主,学生则经常围绕着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较为被动。因此,显得枯燥、乏味,没有符合音乐课寓教于乐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使一堂音乐课活起来呢?

  一、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参与

  我们传统的音乐教学过于注重歌唱的训练,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忽略了对中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我们要进

  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但不是象以前那样简单机械地训练,而是应该运用各种手段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这种训练隐藏于各种活动之中,蕴涵在情境教学当中,使学生不知不觉的学会这些知识与技能,为今后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这一点,我在课堂上比较注重依据课标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乐理知总识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乐理教学。

  二、运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

  一堂好的音乐课不仅仅是单纯的声乐课,它能使学生的心智得到陶冶,各种感官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例如教学第五单元《金色乐章》时,按照不同的主题,听音乐并出示与音乐相配的.背景和乐器,学生边听音乐边进行联想,运用多种感官想象古典音乐描述的内容。让学生听完后讨论分析,再次边听边看边想象,还出示几幅图画做提示,帮助想象。这样,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了主体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了自己创意的成功感。

  三、注重个性发展,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其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它不仅具有其他学科所共同的认识功能,更为鲜明的是以其‘直指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具有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由此可知,音乐学科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创设轻松课堂,营造和谐氛围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音乐是动的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所以,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五、及时评价反馈,增强学生自信

  为了使音乐考试不流于老套、死板,使学生能更自然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也为了让我对每位学生有个基本的了解,这学期的音乐考试我让学生选择一种表演方式,即唱、奏、舞等来表现。

  以上是我一个学期来的教学心得,虽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我知道还远远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决心要多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9

  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我担任了七年级的音乐课教学和艺术特长生键盘专业的教学任务。反思一学期来的工作有惊喜、有收获,亦有不足。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历来重视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为更好的开展艺术教育,七年级音乐每周开设了两个课时。暑假刚开学我就对刚升入七年级的新生做了一次摸底调查,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小学没上过音乐课,小学开设音乐课的学校学习内容一般也就是学唱几首歌曲,对学生也没有做过任何期末等音乐测试,所以导致升入七年级的这群学生音乐基础基本为零。根据这种状况我采取了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一,拿出三分之一的时间补上小学的内容,主要学习简谱常识与简谱试唱的练习。初中音乐课教学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而是吸引学生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来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我把这些枯燥的知识分成了一些有趣的训练,比如在节奏的训练中首先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节奏并记录下来,然后提炼出常用的节奏型并加以重点训练,在活动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听和记的实践学习,通过训练学生们对多声部的节奏训练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些班级还利用多声部的节奏练习主动改编成了简单的节奏乐器合奏。效果很好。二,利用三分之一的课时学习音乐教材,本学期学习了教材中的规定演唱曲目,把教材中的欣赏课作为了重点进行了学习,还进行了配乐朗诵等音乐活动。我把教材是当作了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必要的调整和删减。三,是利用最后三分之一的课时为了配合学校每年一次的新年音乐会排练目,进行复习和音乐测试。本年的音乐测试分为四项内容,一是本学期的音乐知识测试(占25分)二是音乐表演的测试(占25分)本项测试重点训练学生们敢于在众人面前自信有表情的表演。三是本学期的个人音乐学习总结(占25分)最后是在本学期音乐学习的参与情况(占25分)。本年度大部分同学都取得了较高分数都很高兴,对音乐课的学习更增强了信心。

  我校是全县唯一一个把学生艺术特长教育纳入课表的学校。本学期我教授键盘课,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改革我确定了小组课与个人课相结合,老生带新生的学习模式。经过实践成功的解决了学生层次不一教师缺乏的状况,做到了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经过一学期来的教育实践我的教学水平又有了提高,本学期还有幸参加了为期20几天的省级骨干音乐教师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学校的艺术教育事迹还被多家新闻单位报道,艺术节选送的节目频频获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堂管理水平急需提高,教学理念需要调整等。相比其他学科音乐课难搞,农村的音乐教育更困难重重,但作为一名负责人有事业心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会迎难而上,不断超越自己为农村的音乐教育拓荒。

本文来源:https://www.gxxing.cn/shiyongwen/314348/

  • 相关内容
  • 01-15 2023年民主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范文(通用8篇)

    民主生活会制度作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环节,是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民主生活会检视剖析材料范文(通用

  • 01-15 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范文七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范文七篇,欢迎阅读与收

  • 01-15 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找问题清单范文(通用3篇)

    清单,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qīngdān,指的是详细登记有关项目的单子。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想主题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查找问题清单范文(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

  • 01-15 组织生活会个人党性分析材(通用9篇)

    增强政治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主张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以下是

  • 01-15 主题教育研讨交流材料怎么写(通用9篇)

    发言:动词,释义:评论,讲话。一般表示会议、晚会上领导或特殊人物的讲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研讨交流材料怎么写(通用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

  • 热门专题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Copyright @ www.gxxing.cn 果香文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7136666号
  • 免责声明:果香文学网部分信息来自互联网,并不带表本站观点!若侵害了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48小时内删除!